废文网 - 言情小说 - 古代升官日常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68

分卷阅读68

    着你自己,你代表的是咱们宁国府!”

    张彦瑾淡淡笑着道:“正是因为如此,我才要给皇上送一个特别的礼物,给咱们宁国府争光。”

    “二郎,你没有听见三郎说吗?今天是初一,咱们还是按规矩来吧,别在初一惹得皇上不愉快。”张仲谦还是比较谨慎,他虽然不赞同张彦瑾的想法,可是对于张彦瑾,从小他就纵容一些,说不赞同的话也委婉许多。

    “伯父,现在到咱们去宫中还有一些时间,你们且听我解释。”张彦瑾知道张仲谦并不是一个专断的家长,便耐心解释道。

    张仲谦沉默了一会儿,终究点了点头道:“好,那你说说,你给陛下送的砖头是什么用意。”

    张彦瑾把手中的板砖举高了一些道:“我给皇上送的东西叫做红砖,这种东西坚硬无比,若是用这种东西来盖房子,则房子坚固不易腐朽,可以保持原状长达数年,不仅省下了木料,也不用每年都费心思维修。”

    他沉吟了一下道:“更重要的是,用红砖和铁构建起的房子,可以盖两层,三层,乃至数层,都不容易倒塌。”

    大魏朝目前的房子不管是殿宇还是老百姓所用的房子都是一层,至于客栈、驿站之类的最多也是两层,而这些的两层都是用各种各样的木榫连接起来的,虽说不会倒塌,可到底经受不住时间的侵蚀,和红砖房子比起来,很容易就会倒塌。

    张仲谦只觉脑袋一突一突的,瞪着张彦瑾说道:“青砖也一样。”

    张彦瑾不慌不忙,笑道:“那如果我说,红砖的烧制比青砖便宜十倍呢?”

    张仲谦楞了!

    青砖烧制稀少,因为难度大,基本都是贵人和宫殿偶尔使用。在大魏,大部分还是土木和一些石头建造的房子。张仲谦做了这么多年的官,有关民生岂会不懂?砖头房对黎民百姓的好处,就如同清水对鱼来说一样。

    他额头上的抬头纹一下子就舒展开了,他惊讶地看着张彦瑾道:“二郎,你说这话可当真?”

    “自然当真。”

    张彦瑾笑着道:“不瞒伯父,我在大同已经开始盖这样的房子了,年后三月份应该就会有一栋房子竣工,到时候还请伯父前去小住几日,这块红砖也是我让人从大同带过来的。”

    随后他顿了顿:“就这短短时间,我那仓库的红砖已经堆积了三个仓库,我招募的人手,甚至比盖房子的人还要少。”

    张仲谦一听忍不住伸手摸了摸木盒子里面的红砖,又捏了捏才道:“确实和青砖一样坚固啊…… ”

    张修武也忍不住伸手摸了摸,使劲捏了捏道:“二哥,这红砖烧制真那么简单?那方法是你弄出来的?”

    而张博文还是有些不相信张彦瑾能想出来,毕竟这离他们的生活太远,这么多匠人烧制青砖没想出这样的方法,二弟一个纨绔,天天吃喝,哪懂去?

    张彦瑾看了张博文一眼,耸耸肩膀笑着道:“机缘巧合而已。”他知道在张博文心里,他一直是不成器的代表,若是他不把真正盖好的房子摆在张博文面前,张博文是不会相信他的,不过他也不在意,毕竟这件事张博文到底相不相信,根本不重要。

    “伯父,红砖侄儿就算是今天不进献给陛下,改日也会进献给陛下的,伯父若是担心这红砖惹得皇上不高兴,迟早也是会这样,不如今天就让侄儿把这红砖进献给皇上,侄儿有自信给皇上展示这红砖的好处,为咱们宁国府争光。”张彦瑾目光如炬,语气笃定。

    张仲谦凝视着张彦瑾,似乎被张彦瑾眸子中坚定的神色给打动了,也颇有些儿大不由父的触动。

    张彦瑾虽说不是他的亲儿子,可他却是一直把张彦瑾当做自己亲儿子看待的。

    再加上前几次张彦瑾发明的东西都很被皇上看好,也很实用,尤其是那暖炉和瑞炭之类的东西,简直是风靡整个长安城,他也确实应该放手让他这个侄儿张彦瑾去试试了,不能总把他护在自己的羽翼下面不是?

    “行,那就试试吧。”张仲谦沉思一会儿,终于点头答应,不过他话锋一转道:“不过得换一个更精致的盒子,你这盒子也太单调了。”

    张彦瑾也妥协了,任由管家给他换了一个精致的雕花盒子,不仅盒子外表雕刻着精致的花纹,盒子里面也雕刻着朵朵红梅,闻起来还有一股暗香,而红砖则放在一块红色的丝绸当中。

    张彦瑾的嘴角微微抽了抽,他还是第一次见如此包装板砖的。

    管家拉着马车过来后,张彦瑾和张仲谦便一起上了马车往宫中赶去。

    两人到了皇宫外,就从马车上下来了。大魏的皇宫对于马车也是有规定的,皇子、公主、王爷的马车都可以从大门进去,……臣子们马车都只能在皇宫门口停下,然后步行进宫。

    张彦瑾跟在张仲谦身侧一路穿过丹凤门,沿着宫中的正轴线来到了含元殿。

    等到众人都将朝贺的礼物交给总管大太监后,便都纷纷按照上朝时站立的次序站立,等着给皇上说贺词。

    每到这个时候,总管大太监都会站在皇上的下首,却又比文武百官们高一些的地方接过一旁小太监递过来的贺礼,一边念一边将礼物展示给皇上看,这时候皇上会说一些话或者点一下头,这对于前来朝贺的文武百官是一种认可,利用这个机会也可以将礼物充分展示给皇上。

    瑞国公周勤作为文官之首,首先站出来给皇上进献新年贺词:“微臣恭贺皇上福如东海,万寿无疆,吾皇文韬武略,我大魏铁骑定能踏平关外!”

    总管大太监也接过小太监递过来的合理,唱和道:“瑞国公周勤进献大藏经一卷——”

    伴随着大魏朝经济的繁荣昌盛,国力强盛,大魏朝的文化也有了滋润的土壤,开始枝繁叶茂。佛教的昌盛便是大魏朝文化大树上的一颗鲜艳的果实。

    张彦瑾往上面看去,发现这卷大藏经虽然看起来像是一个黄布包裹,可是打开一看,却发现里面大有文章。

    先是上下两块红木镶金木板,上面雕刻着金色的文字和图案,花纹繁复,富丽堂皇。

    等到总管大太监小心翼翼地拿开上下两块红木板,里面藏蓝色的内经板便呈现在了大家面前,不得不说,镶嵌的金色花纹的藏蓝色内经板上典雅又精致。

    随着靛蓝色的内经板也被挪开,里面绣着佛经的五色织绣经帘就如同一副美轮美奂的天书一般展现在了众人面前,让大家移不开眼睛。

    皇上显然对这本大藏经十分满意,连连点头道:“爱卿有心了。”

    一般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要看的贺礼太多,再加上皇上也是见过种种珍奇异宝的人,所以在下面的人呈现上礼物的时候,皇上只会微笑着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