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文网 - 言情小说 - 古代升官日常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25

分卷阅读125

    实是如此,可是臣想说,洛阳重建,开封重建,郑州重建乃至整个中州重建,都不仅仅是作为现在这个时段来使用的,而是要在以后的三年、五年、十年,乃至上百年都可以使用的。”

    户部尚书陈德让在心里重重地叹了一口气,他作为户部尚书,自然是最为清楚中州修建那么大,依照中州的百姓数量,根本是不可能使用那么大的地方的,换句话说,也就是刚刚很多大臣都提出来的,修建那么大纯属铺排浪费。

    他觉得张彦瑾还是太年轻稚嫩 ,做事情太过于想当然。

    前几次的成功,恐怕也是侥幸成功,并不是凭借着他真实的本事成功的。

    他有些疑惑地看了张仲谦一眼,有些奇怪张仲谦怎么没有把其中的利害关系告知张彦瑾,任由张彦瑾在朝堂之上胡来?

    黄修均和宇文上恺在他的印象之中都是稳重务实之人,怎么这两个人就没有劝一劝张彦瑾不要让他胡来吗?不过他转念一想,按照张彦瑾的性子,就是他们两人想要劝说,也劝说不住吧?如此一来,才应该有了今天张彦瑾专门到朝堂上,把自己的构想汇报给陛下这么一出事吧。

    不是张仲谦不劝张彦瑾,而是在这两年以来,依照他对张彦瑾的了解,他觉得张彦瑾长大了,已经不是需要他护在羽翼之下的小孩子了,他需要给张彦瑾一些锻炼的机会。

    果不其然,韩国公立马站出来笑着道:“张尚书可知中州人口有多少就敢如此妄言?”

    他甩了一下宽大的袖袍道:“中州40万里,拥有人口数量是三百万户,仅仅三百万户的人口何须如此大的地方?再者,中州占地数量乃是本朝第十九位,每年的粮食产量十分可观,仅仅洛阳你就要两万亩土地来种植花朵,你这难道不是浪费粮食吗?”

    韩国公的语气咄咄逼人,可以说是每一句都敲击在张彦瑾构想的弱点之上,大家都纷纷看着张彦瑾,张彦瑾还没有说话,他们就已经在心底觉得张彦瑾输了。

    可张彦瑾却不紧不慢道:“敢问韩国公在我大魏朝开国初期中州的人口是多少?现在中州的人口又是多少?”

    没有等韩国公回答,张彦瑾就直接说道:“当初大魏开国初期中州的人口数量只有一百五十万户,可现在已经有了三百万户,韩国公还觉得人口会一直保持不变吗?”

    韩国公显然没有想到张彦瑾会这么说,他粗黑的眉毛直接拧在了一起道:“饶是如此,人口再增长到五百多万户也需要达到数年之后,等到那个时候还不知道到底能不能达到那么多的数量,难道你就要为了区区一个不切实际的数字,现在就要大肆大兴土木,浪费人力财力物力做这些铺排吗?”

    “韩国公此言差异。”张彦瑾直接否定了韩国公的话道:“何须数年?洛阳城一旦重新修建起来,使用三年之后,这些商贸之地便会发挥充分的作用。”

    正说着,他就大步走到了大殿中央所挂的洛阳城地图,他指着上面洛阳和长安城相连的官道说道:“洛阳,位于中州西部、黄河中下游,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洛阳。与长安城以京洛大道相连,从长安城往西而去,必定要经过洛阳。”

    知情的几人跟着张彦瑾所指之处一看,心中都为一震。

    张彦瑾所指出的向西而去,可不仅仅是指从长安城到洛阳这一段,而是从长安城,经过洛阳,到河西走廊,也就是说,张彦瑾是瞄准了河西走廊那边的区域,想要在那边做生意。

    皇上听了张彦瑾所说,心中是不断称赞,事实上,从张仲谦得胜归来之后,突厥一族就彻底偃旗息鼓,甚至还专门派使者过来说要归顺大魏朝廷,而他和张仲谦,陈德让这几位大臣已经开始私下里讨论河西走廊的商贸问题了。

    毕竟当初不惜与突厥一族打一场消耗战,就是为了打开这边的商贸,扩展土地,发展大魏经济和疆土领域,此时已经打开了,怎么能放着这块肥rou不利用?

    他没有想到,张彦瑾也是如此有远见,在现在就看到了洛阳以后的发展,毕竟河西走廊的驿站还没有设置,现在的河西走廊不过就是一片群山包围的绿地而已,完全没有显露出一点商机。

    皇上心中越发觉得张彦瑾在商业上的敏锐嗅觉远非常人所及,便开始琢磨张彦瑾说在洛阳种植花朵的可行性起来。

    户部陈德让看到张彦瑾已经把目光瞄准了河西走廊以西的区域,也是一愣,心中不禁暗暗咂舌,觉得张彦瑾或许并非他刚刚所想,毕竟他是知道皇上想要在河西走廊设置驿站,让来往商旅可以顺利通行,然后把大魏朝生产的东西贩卖过去的。

    其他朝臣并不知道皇上已经开始筹划在河西走廊设置县郡以及驿站的事情了,只觉得拓展河西走廊是为了扩大大魏领土,所以对张彦瑾所说还是不以为然。

    张彦瑾也不在意,毕竟他此番来不是为了劝这些朝臣们同意的,这天下是大魏朝的天下,也就是当朝皇帝说了算的,他只要保证皇上能听懂,并且为他所描绘的宏图感到心动即可。

    第80章

    张彦瑾手指一转, 又来到和洛阳和黄河相接之处道:“水路四通八达, 可以专门在这里开设漕运, 如此一来,从长安辗转到洛阳的商旅们, 就可以通过漕运将自己的货物送到海外去, 海外的商人来到我大魏朝经商也可以沿着水路一路快速到达洛阳,启禀皇上,这也就是为何臣要专门设置商圈的原因。”

    他转过身, 朝着皇上一拱手道:“再者,中州经济发展缓慢, 商贸不振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想要让中州经济兴盛, 必定要大肆发展商贸, 一旦漕运修建好了,东西商贸完全打开,来往商人络绎不绝,这些商贸区域又怎么会无用?”

    “商贸发展起来势必会引得百工兴起,届时街道两旁商铺熙熙攘攘, 又哪里会留给来往的商旅, 故而必须给这些商旅留出充足的地方, 能让他们在此经商,做交易,如此一来,洛阳才能真正成为一个都会, 发展他真正的作用,为我大魏朝的繁荣增砖添瓦。”

    张彦瑾将自己的理由娓娓道来,最后总结道:“此法便是筑巢引凤。”

    “好一个筑巢引凤之法!”户部尚书陈德凝视地图半晌,一改之前对张彦瑾否定的态度,忍不住大声称赞道:“启禀皇上,臣认为张彦瑾所说构想可行!”

    他作为户部尚书,对朝廷的经济尤为注重,故而朝廷当中和经济相关的策略他心中都十分清楚,将河西走廊放在一边不说,自从张彦瑾下南洋回来,他就开始计算每年和南洋海外的交易会给大魏朝带来多少收益了,最后估算下来,利益是相当可观,故而皇上十分重视这一块。

    陈德让一出口,再次